Hand-made cards

2015年5月20日 星期三

閱讀分享──Christ and Evolution


by Celia Deane-Drummond


這是一本討論在演化框架化下,基督信仰如何有效地與其對話。作者認為要有效地對話,是不能跳過耶穌基督這「角色」。道成肉身與演化就是整個討論的重點,但也涉及三位一體的另外兩位位格。因此作者認為這個以三一神為基本的基督論為才能提供適合的討論。另外,這討論應以  Balthasar提出的的  theodrama 這框架作為場景討論。

作者在介紹以  theodrama 討論之前,簡單的闡述了不同神學家對科學、演化與信仰不同向度的論述。Theodrama 即以整個創造為「舞台」,而三一神,既是參與的演員,亦是負責此舞台的幕後,因此,耶穌的道成肉身既不受舞台限制,因它是超越了常規。參與舞台的「演員」,其實不只是人,更是各受造物。因此人與其他的受造物一同在這舞台中互動、變化。當演化論配合了演化心理學時,形成一大論述,就是科技與人的結合是理所當然時,作者非常不同意此論述。將基督與演化放在一起討論是具創意但亦充滿批判的論述,言而兩者卻絕不是融合,彼此間是有距離的。討論也不能只集中於兩者的矛盾,如只看創世記的開首。

作者厲害之處是不單整合了不同神學家、科學家的要點,再評論他們的理論。
因此這書亦不適合神學初哥研讀,而適合對不同神學論述都有點(或深入)認識的神學人閱讀,特別是  Balthasar的神學思想。這書不只是理論,也會刺激我們對其他受造物、科技對人類都有更多的思考。這亦是我特別喜歡這兩部份的原因。

  以下是小弟粗疏的撮要:
  第一章介紹神學家帶出基督論與演化的關係。這也是一個簡述全書的章節。作者提到 Pierre Teihard de ChardinKarl Rahner,甚至是  Moltmann的討論都有所缺失;而theodrama 卻可作為起點。作者也不以進程神學(process theology)的進路,去尋找在演化過程中神的作為、存在、本性等。當然,也有進程神學家對物競天擇的原則與神學的結合非常抗拒( Haught)Theodrama 視演化作為一個大的整體,而不是一個階段。演化過程可以以即興(improvisation)為比喻。其實神學與歷史應怎樣互相兼容,而theodrama 可提供一個終末與歷史之間的關係。此外,罪惡、受苦如何與基督有關也是之後數章要討論的問題。
另一個要處理的問題,就是基督的虛己。這是個滿有人性,又滿有神性。作者認定這虛已是自我倒空(self-empty),而不是放棄神聖的能力(divine power)或自我限制(self-limitation)
  對於虛己,猶太的社會脈絡裏,在犬儒傳統中,耶穌是一個智者(sage),之後卻被以色列與「智慧」(Sophia)的衝突所取代。而在斐羅(Philo)的道的傳統(Logos tradition),耶穌是上主與智慧(Wisdom)的頭生(firstborn)。最後,「虛己」也需要聖靈論來滿足其論述。因此,這基督論就要以三一神論去演釋。
 “… nonhuman creatures are not simply the ‘stage’ for human activity but become included in the drama as such.”

第二章提到為什麼以敍述的方式,不足夠去討論演化與基督教。作者也特別對演化心理學(evolutionary psychology)的壯大也甚為謹慎。這章節也深入淺出的討論演化心理學各層面。演化心理學看似填補一般了沒有基督論的演代討論。作者提出問題:耶穌是否演化心理學者?即耶穌是否一個平常的智人演化了很多?最後作者以神學的方向去批評演化心理學。

第三章集中在道成肉身上。神聖的基督即是道成肉身的智慧  (Incarnate Wisdom)。約翰福音中其實有些經文代表著這智慧的傳統,而神與智慧的關係也有部份旁經找到,特別是以雌雄兩性來分別代表智慧與神。作者強調創造者與受造物的基本分別,因此道成了的肉身不是一個全能者的缺失,反而是以一個「虛已」的基督論。這個虛已不是指神放棄祂的屬性,而是神以祂充滿愛的關係而以人的形式出現。另外,這耶穌不必然是主流說的神人二性的拉扯,而是透過以人的方式出現的耶穌一生這神聖的行動,把神聖與人性的聯合。而東正教的神學家 Bulgakov 提出的智慧 (Wisdom/ Sophia) 亦可作為道成肉身的基礎,因為智慧本身就是與受造物有基本的不同。馬利亞也有其角色,就是作為智慧下神的承受者(God-bearer)。不過,作者也批評  Bulgakov論述中的性別定型。
“…it arose out of particular experiences and encounters with Christ in the lives of the early apostles and the early witnessing community of faith.”

第四章則集中討論Balthasartheodrama。作者特別研究Balthasar 的三部曲 The Glory of the Lord, Theo-Drama Theo-Logic,以找出這個比喻的可行性。有別於自然神學般的提及神與大自然,而是道成肉身的深度,包括了創造,以美的形式出現。Balthasar 提到的美(beauty),就是以亞里士多得的現實主義對形式閃耀著存有的假設,來對感知現實的回應。以神學述語來說,美就以榮耀(glory)的方式來表達。作者認為Balthasar受著依格那丟的靈性(Ignatian spirituality)受影響。此外,作者更特別提出double analogy of being 去表達上主與整個創造的親密也可以基督論去看待。基督就是美的形式。把這連到虛己,就是基督因著愛而倒空自己,在復活的奧秘中完全表達出基督的美。這美包括了基督在十架及地獄的受苦,作為神救贖自由意旨的中心。當然這基督的美也挑戰著人性對創造的欣賞,也對美學中有阻礙的受造物。這個美,也就是在三一與我們戲劇的活動。
基督地獄的戲劇,高潮是在星期六。Balthasar認為基督第二次死亡來形容基督在地獄中被動的經歷,因祂對抗著赤裸裸的罪,就是脫離了任何人類的罪。作者也討論了Balthasar 對宇宙三一的看法。

第五章作者轉向用動物學家如de Waal Bekoff 的理論帶出基督為整個創造的復和的重要及了解原始人類的生命。當世界在演化,罪也在演化。當中要探討的事非人動物的道德(morality)及罪惡與美德(vice and virtue),並帶出應怎樣看待基督作為贖罪的死。作者在此章節中闡述了非人動物的行為、自我意識、溝通等,並未為人類為重視。在神義論下基督的受苦在這討論下也會有新的看法。以基督作為贖罪,其實並不只為人類,而是整個創造。最後作者在基督的死為基礎上,提出以智慧的影子(shadow of sophia, wisdom)作為符號的代表在不同處境中不同的罪惡。作者認為Sophia 2個層面,分別是shadow sophiadinvine sophiashadow sophia 是受造物智慧的黑暗一面。Shadow sophia 轉化為贖罪,以顯出基督戲劇化的愛及虛己。

第六章則以基督的復活作為軸心,探討復活在演化科學中有什麼角色。作者認為在  theodrama中,存有的演化應是其中一部份,而不是一個個的階段(stage)。延續上一章對於sophia 的討論,sophia 也結連了復活了的基督。基督在升天中,作為大祭司的角色,但卻以虛已的方式表演出來。此外,作者以約翰福音中抹大拉的馬利亞與耶穌的相遇來反映基督就是智慧─耶穌(Jesus-Sophia)。作者也旁敲側擊帶出女性在復活故事中有何重要。

第七章則延續第四章的奇妙(wonder),探討以人類群體經驗為本開拓的終未論。這涉及了聖靈在信徒在將來期望參與聖三一中的角色。基督是給其他受造物在整個創造中未來希望的本質之基本。以Balthasar的角色來看,未來不只是恢復理想的化的開首(idealized beginning),更是教會新的群體及世界進入三一的愛。而永恆的生命就以愛筵及婚姻的形象來表達。在終末的時候,光榮(Glory)的出現,包括了如聖餐之慶祝、愛的參與。


第八章作者探討在演化心理學下超越人類  (transhuman) 與人類之間的身份,為要解開演化的超越人類還是人類能反映基督形象   (imago Christi)。作者強調人必須以基督為本,即虛己下以僕人形式的耶穌所反映的人性與神聖。作者也探討了人類如何成為後人類。在這框架下,超越人類並沒有足夠的人性去反映創造實況,更容影淪為諾斯底式的猜測;更是沒有透過聖靈而建立的人類群體。而偶發  (contingency)在這框架下,亦不像一般說的那樣重要。對於其他神學家探討後人類  (posthuman)的研究,如  Elain Graham,作者也不完全認同,特別是對科技的看法。後人類述也因缺乏了整全的人性,也不應視為人類理想的追求。作者以保羅書信,特別是腓立比書2:5-11來討論耶穌的身份,作為人的主及人類的模範。最後就是討論基督的形象如何在生態及演化中活現。
“… the transformation we might anticipate toward true perfection comes from offering our technology at the altar under the form of bread and wine, for the new creation in Christ offered to humanity begins in this life, even if the hope we speak of includes a new and transformed creation”

2013年12月24日 星期二

關大家喜事?!(22.12.13 青崇講章)

經文:路2:6-20

  BB 出世,如果你是他/她的親朋戚友,你會非常開心──因為有一新生命誕生。是一件喜事。同樣道理,耶穌出世,也總會有人高興。

  在福音書的敍事裏,路加(群體)就描述了先有一群天軍、一個天使讚美主 (2:13-14)。為什麼要讚美?因為有「大喜的信息,是關乎萬民的」,就是「生了救主,就是主基督」。Ok,我們作為基督徒,知道耶穌道成肉身,跟著祂傳道、受死、復活、升天。當祂降生時,就是福音的來到。我們看看馬可福音的1:1怎樣說。我們信祂,祂就成為我們的救主。你去傳福音,就是叫人接受耶穌為「個人救主」。問題是,這個救主對我們有什麼意義?講呢o的。

  可能你會說祂給你永生、保守你、愛你…都沒錯!但這就是將信仰只放在個人範疇去說,即剛才說的「個人救主」。為什麼我們只將這件喜事只限制於個體身上?可能你說,當然不是啦,還有教會嘛。教會是一個屬靈群體的認信,大家都是神的兒女,彼此相愛等等。是!但是,大家認為耶穌的降生就只去到這程度?只關我事、你事、關大家事?路加的描述是「關乎萬民」。為什麼意義?

有幾樣事是需要先說明的:
第一,今天說的好消息──「福音」,在希羅世界原本是指帝頒佈的旨令,如王子出生或打勝仗;這含有非常濃厚的政治色彩。放於被佔領、被管治的以色列就更明顯。但福音書裏的福音不是說一個政治領袖的誕生。

第二,路加描述福音是傳給貧窮人的好消息,是要叫「被擄的得釋放,失明的得看見 受壓制的得自由,宣告上帝悅納人的禧年(7個安息年的後一年或第49年,土地得贖回、為奴得自由)。」(4:18-1921) 即是被人無辜坐監/ 做人質/ 的被放、被監控/ 打壓/ 受不妁平對待、受苦的人得自由、沒有欺凌、不公義、冷漠等等。這個意義是回到一個平等、自由的起始點。其實這點幾時出現過?就是神創造這世界時。萬民,從不只是你和我,而是所有人與世界!這是一個re-set re-start 的表現。

現在我們再看看馬利亞的頌讚:
因為他顧念他使女的卑……他憐憫敬畏他的人,直到世世代代。他用膀臂施展大能;他趕散心裏妄想的狂傲人。他叫有權柄的失位,叫卑賤的升高。他叫飢餓的飽餐美食,叫富足的空手回去。」(1:46-53)
她的頌讚不只是關於個人的,更是關於社會的。

從福音書作者的記敍,我們看到福音或耶穌降生不是個人事務。對很多來說,是好消息但這福音並不是對任何人都是好消息。

在耶穌時代,有些人對這好消息感到不安,因這個好消息也是顛覆性的。感到不安的包括希律王、祭司、法利賽人或至是耶路撒冷全地的人(2:3)。耶穌的到來,揭露了這些人的不義──包括政、教、商勾結!在福音書裏的耶穌的確係「攪攪震」──特別是「聖殿事件」、安息日行神蹟、與罪人一同進食等,即是耶穌顛覆當時的一些價值觀、想法。但耶穌為什麼要這樣行?就是要壓迫人的、有權的、在位的、既得利益的羞愧,耶穌就是踢爆這些人的不義!他們最想的就是繼續得益、維持現狀。縱然羅馬政府自稱為「羅馬太平」,但很明顯,耶穌也拆穿「太平」。今天,當這情形仍發生時,大家不難想像反對改變、維持原狀或和諧太平的人就很有可能是那些漠視公義、繼續得益者。

  如果耶穌只是踢爆、拆穿的話,那只是很負面,沒有建設。但耶穌的確不只去到這level

  耶穌的到來,不單是帶給人屬靈的新生,更是叫世上一切重新。因為耶穌已勝過最終的惡。因祂的受死、復活,才能叫人和好復和(reconcile);而《歌羅西書》1:20 更說祂與萬有(all things, panta)復和!萬有就不只有人類了,還包括動物、植物…等。有些神學家認為當福音來到時,天國已來臨,但只是未完全到(o黎,但係未o黎晒,already but not yet);其實天國並不只是個死後世界。以我一位神學老師作的比喻,耶穌就是 reset 這個世界的button。就似你的電腦/電話hang機、拖慢、甚至亂晒「龍」,你就重新reset原廠設定。現在世界不是這樣嗎?耶穌就是那個關鍵制。祂就是讓世界回復正常秩序的那位。這button就是和好。但這個重新開始/撥亂反正亦不是一時三刻完成,而是一個很漫長的時間直到耶穌再來那刻。耶穌reset 了一個怎樣的秩序?

  耶穌就是reset這世界into 天國(神的國)的模式。天國的模式就包含了天國的價值觀──包括了人與人的關係、人生存的目的、身份、在世的任務等,而這些價值觀與世上的價值觀對著幹!福音並不是一味唱好。這些價值觀不只是對人,更是對整個世界。以上說的拆穿、和好、行公義,就是天國的價值。福音就是叫弱小的得升高、壓迫者/ 富有/ 有權的等等最終都沒有話語權。即是縱然今天這些人看似屹立不倒、掌握一切,但最後的結果他們仍是nobody,因在更高的「話得事」!

  今天,你與我都參與了這個reset。我們不單執行這套價值觀,更要帶著盼望而活。這盼望就是這套價值觀能延續,世界仍會慢慢轉變。因此,傳福音就不只是叫人認信了,而是參與這套模式。馬丁路德、曼德拉等等就是一些參與了這mode的例子。

  聖誕的意義是什麼?為什麼喜樂?不是在於歡度假期、個人的得救等,而是重新提醒你與我這世界 reset,回到原初創造的美好──沒有不公義、沒有冷漠、沒有戰爭、沒有壓迫,而充滿愛、犧牲、和平、公義、謙卑、善待萬物等等的世界,這才值得天軍天使去讚美。讓我們與耶穌同行,一同去實踐這福音的價值。讓這喜事不只臨到我們,更是整個社會及世界。

  願上主的恩典與你們同在,賜能力予我們一起去行動。Amen

2013年10月29日 星期二

WAO 碟評 (三) (最終章)


9.       'You Are My God'
此曲為WAO 中唯一的全英文歌曲。

歌詞:
很多詩歌都會有神帶/ 引領我們的主題,可惜不少卻停留在這句子上,無法再多解釋或形容神怎樣行事。看看此曲的歌詞:Your word’s like a fire in front of me. Lights the way to see where You lead. 以火作比喻,照亮前路。很生動,對嗎?再看:I say Your name and darkness tries to hide. There are no shadows in Your light. 光中無黑暗。在約翰福音中,耶穌說我是世上的光,亦以光暗對比來比喻祂與「世界」的分別。雖不清楚2Caylor 對「光」的神學理解怎樣,但短短的描述已讓人看到一幅美麗的圖畫。

再看下一段:You’re here when I call and You answer, You speak Your truth … You’re on my side and I will not be afraid. Before I drew a breath You knew my name. Healer of my pain You overcame. … In Your love I’m alive. …. You are my God. 我的神是回答我的請求、與我同一陣線,故我不用害怕。在我未出生你已認識我,醫治我。在祢的愛中我是活著。把不同的概念拼在一起,但又不會過份擠迫或過於空洞。當然,這主要是平行而列而不是各上或深的發展。

音樂:
這是香港敬拜類歌曲比較少有的風格。只說,香港的敬拜歌「市場」不較闊吧;或先入為主的,像 pop song (主要係K ) 才像敬拜歌曲。
此曲的音樂發展、方向其實不太起伏,比較多重覆的音。這不是問題,只是沒有什麼驚喜,除了幾個上8度的音程。不是對與錯的問題,是有多美的問題。

曲詞配合:
重點字:firelightsleadmakerKingYour (name)healerChrist等都有特別的處理,如較長或較高音。

總結:
華人教會應該很少有機會會頌唱此曲。若唱此曲時,小弟建議不要唱太多次,因為其內在結構已有相當的重覆,否則就要加上一句 ‘You save my life, you are my oxygen-provider. ’

10.       〈唯獨祢〉
此曲名為〈唯獨祢〉,也列出了唯獨神的屬性,如「盼望」、「使我堅壯」、「是我愛慕」、「是我真理生命道路」、「我的道」。也是平行的描述人─神關係。感覺上會是「以神為首」意味較重的歌曲,但事實是否如此?

歌詞:
如上述所言,張淑衡描述了很多「祢是…」,但問題是整個思考是朝向「我」。當中正歌有很強烈的「祢是…,讓/ 使我 xxformula,便把向度鎖死於自我國度中。大家可以在…及xx 填上任何字詞。這是創作時需要留意的東西。
此外,有幾個地方的字句有點不清晰,如「樂河」、「每當我祈禱,祢的愛彌補」(彌補什麼?祈禱又是什麼?)

副歌中「缸瓦盛載著香膏卻不散露,我要作流通的管道。將我再放進煉金的鼎爐,徹底摔破再陶造。」的概念都應掌握到,不過用字可再改善。但小弟真的不明白「香膏不散露」是什麼意思?「香膏」是指倒在頭上的香膏?是指著以色列君王還是耶穌說?它和「流通的管道」有何關連?「進煉金的鼎爐,徹底摔破陶造。」是否logic 有點不通?
小弟的意思是,如果會帶給接受的人產生很多問題,作為凡夫俗子,不知是參透歌曲內容好,還是祈禱好。

音樂:
正歌的結構、方向都很清晰。副歌的的中段到尾句,特別是「照亮我的迷途」,有點欲言又止的感覺,沒有太強的推動力。其中一個問題是副歌的主音 (tonic) 出現很多次,到一個比較長的時間出現時,會出現好像想停頓的感覺。
Bridge 是全首的高潮,很驚喜,但難度也突然多了,主要是音高,和正、副歌最高的音還高4度,很難 handle

曲詞配合:
似乎整個音樂的氣氛 (節奏、旋律)與歌詞內容不太配合,未能好好的帶出「唯獨祢」的意味。

總結:
此曲在主要在用字及思想方面仍有進步的空間。其實此曲與很多其他流行詩歌相比,並不比下去,只是在高手林立及成熟的 WAO 作品中,似乎仍較為幼嫩。

12.       'Are You Serious'
Are you serious about Jesus? 趙芬妮的意思是信徒有否活像一個基督徒,而不是偽信徒;而應該 ‘Let’s be serious about what we believe’

歌詞:
Verse 1 先講述主「施恩拯救」,你、我要「悔改及接受滿足喜樂」。Verse 2則講述人的犯錯,「叫祂心傷透」。到 chorus 時,想帶出說一套做一套這道理,應該對信仰 serious,重頭再立志。到 verse 3,再重述一次主的「恩典足夠」,主住在心中的話,「能力與智慧」就會擁有。最後的 chorus  卻有說人的軟弱,未能做好做好見證,故需要重頭再立志。
從這個 flow,小弟覺得這像個「輪迥」,見證好懷周而復始,好像沒有完結。很宿命似的。當然這是一性。不過,即使是對信仰 serious,或「重頭立志」,仍難保不會發生。所以,最後重覆著 be serious,也很像沒什麼出路似的。

另一點就是很教化式。表達的方式說得很白。

音樂:
正歌的旋律頗有趣,節奏、音高都形成這效果。

Chorus 的旋律相對就變得平淡,因太多重覆的音符,而音符更是主音(tonic,即 Do),形成推進力不夠強,及容易變成讀歌詞。

編曲很突出主題。而趙芬妮的唱法亦一改以往方式,帶來驚喜及生氣;相信是監製的安排。

音樂要輕快為主。整體氣氛感覺很 young,很勵志。突然間令小弟想起〈不再猶豫〉。

歌詞配合:
正歌一些特別的字如「拯救」、「密友」、「內疚」等都以符點節奏處理;另外一些詞如「十架」、「代價」等雖然是很短,不過前一個字的時值較長,形成了等待,變成突出了之後的詞。兩個處理都很好。

如上述關係歌詞內容的說法是合適的話,那麼音樂的氣氛很歌詞內容有點不配合了。可能整個 chorus 的內容多描述正面事情、看法會較配合輕快,而不是最後一句才說重頭立志。

總結:
正歌部份是有趣的;而編曲把副歌帶來不少生氣。如果歌詞可以再配合一點就更好了。

總評
歌曲的風格多元化,音樂上不會讓人覺得千篇一律。以質素來說 (以小弟的標準),當然不是每一首都屬小弟心目中理想的作品,但佳作卻不乏。音樂上的唱、編、監都見功力。以理念來說,是配得上稱為we are one 。只是,如果以敬拜音樂來說,小弟卻認為不是每一首都可以採用或推薦給領詩/ worship team leader

不論崇拜是強調傳統、經驗或禮儀,音樂或歌詞的處理都應有更小心,避免過於平庸或偏頗。因為說到歌曲的創作是獻給神、榮耀神、造就人、傳福音的時間,就要顧及技巧,不單單只提及心志。當中有些歌曲未必能達到一個很高的水準;這可能和創作者的教會背景、音樂背景、神學訓練等有關。

歌詞的神學思想
大部份沒有太深入的討論。不過當中 ’Mystery of the ages’ 提供了一點思想的空間。而〈誰被祢揀選〉則再詮釋經文。如果未來有更多詩歌可以作出多一點的討論的話,例如基督是什麼?神蹟有什麼意思?基督帶來了什麼?不只是有永生。即使是永生,永生是什麼?永生從何時開始?永生有什麼特徵?有什麼不同的神學家有不同的詮釋?就如對「因信稱義」的理解,自身受著什麼人的影響?教會又是什麼?作為創作人,都應對聖經及神學有多一點理解,因為在尋索、思考的過程,有重大得著的,首先會是自己。之後,亦能加強其他信徒的領受。那麼,現代詩歌就不會再容易被 label 為淺白的音樂。

歌詞內容的向度
主題是以頌讚為主。頌讚的範圍是可以很闊,如更可以針對父、子、靈的屬性、工作來描述。再說多一點,其實,崇拜的音樂不一定要唱好的,求問、痛苦等都可以成為主題。這方面,可參考詩篇、哀歌的內容。所以,最基本的,就是多看聖經,好好的裝備

另一方面,以有些歌曲以福音為主線。如上文所述,創作人要反思「福音」的本質是什麼。如果福音是好信息,是什麼人的好消息?會否太快只集中屬靈的向度?福音的內容其實是什麼?會否太狹窄、不全面?即使是同一樣的思想,有沒有其他的方式、修辭去表達?
大部份歌曲仍以個人為主,即個人的認信、屬靈經歷、悔改等。這都是不錯,不過對於一個信仰群體來說就顯得有點不足。另外,對於香港的社會、教會、文化等及彼此間的關係可以再作多一點討論,否則,信仰走不出四道牆,很生活割裂,更不用說全球視野。

是否適合於崇拜時頌唱?
這是一個實用性的問題。再說,因這碟是敬拜的專輯,小弟就集中於這方向。
以音樂來說,歌曲的音域、句法、節奏全都影響會眾的學習與參與。當面對一首新詩歌,在崇拜時有多少時間去學習?用多少次的崇拜去學懂?如果會眾只能拼命學習而不是「參與」,就有所缺失了。當然,會眾的音樂能力及年齡層也有相當的影響。所以,歌曲本身是否創作給會眾唱是一個很基本的問題。忽略了這些因素,會浪費了創作的心機。

WAO 的音樂有些是非常適合聆聽及反思,有些是非常適合小組領唱,但不是全都可以放於會眾的層面頌唱。所以小弟估計11首歌中可能只得3-4首能「入屋」。不知道這是否制作單位的期望。

希望全心制作未來會繼續為本地基督教音樂出力,讓更多人接觸到用心制作的音樂。